Facebook洩個資 一點「同意」全都露

台灣醒報 更新日期:2009/11/19 13:26 賴宥霖

【台灣醒報記者賴宥霖報導】
Facebook上的遊戲跟心理測驗,受到許多網友的喜愛,但是小心有洩漏個資、甚至被詐財的風險!
台北市政府法規委員會今日針對Facebook發佈消費警訊,法規委員會主委葉慶元表示,
當網友在Facebook上要玩遊戲時,必須點選「同意」鍵,此舉等於無條件將自己的個資提供給遊戲廠商,
就連風靡一時的「開心農場」亦是如此。

葉慶元表示,在他們接獲的個案中,有民眾因為業者以虛擬貨幣吸引網友填寫心理測驗,
並要求提供手機號碼以傳送結果,結果使用者在未預期的情況下,訂閱了業者的付費服務,
等到帳單來時才發現。金額從三百多到一、兩千元不等。

葉慶元說,Facebook跟其他網路社群不一樣的地方在於,
他是採取「實名制」的網路社群,許多的個人資料都是真實的,不再只是虛擬身份,
有些廠商因此開發遊戲、心理測驗軟體,以此獲得個人資料。
「若非如此,廠商為何要開發這些遊戲免費放在網路上?」

通常有些外掛或遊戲,會以要求使用者填問卷或註冊資料、點擊廣告、
同意安裝程式、發邀請給朋友等方式,蒐集使用者的個資;
另一方面,有些業者以手機簡訊的方式,或者在安裝程式的過程中,
將付費訊息用「不顯眼」的方式(如字體超小)呈現,使得使用者不知不覺被收取額外費用。

台北市政府法規委員會消保官室鍾瑞祥主任說,因為Facebook是境外公司,
除了跨國訴訟外,恐怕沒有其他救濟途徑;不過,利用Facebook平台的國內遊戲廠商,
如果有損害消費者權益之情事,還是可以處罰,「可罰六萬到一百五十萬的罰鍰,並可連續處罰。」
不過鍾瑞祥也承認,如果遊戲公司在國外,可能也無法處罰。

因此,葉慶元提醒,民眾在使用Facebook時,盡量不要隨便使用外掛程式,他無奈的說:
「我們沒辦法要求民眾不要玩,因此只能警告民眾有個資洩漏的風險,民眾需自己選擇是否要承擔這樣的風險。」

自九月起至今,通報消保會因為Facebook上的遊戲或心理測驗遭受財物損失的案例,全台共有十五件。
鍾瑞祥擔心,如果民眾不注意,未來可能會越來越多Facebook的投訴案件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OJ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